【英二/莊瑞寒】
北京之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台灣大學合作的一個兩岸交流平台,其中學校包括彰化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等九所。除了安排參與他們的平日課程外,也參與了他們的學校生活、與學伴交流心得、參訪老北京的遺址。在這次的旅程中,我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有心靈的昇華,讓我深刻體驗北京的「京」奇!
提及北京,就一定會想到2008年北京奧運。北京讓全世界的人都看見他們的進步,以及他們的成長,雖然中國仍有許多地方是十分地落後,但是他們證明自己也是跟隨著世界的腳步在慢慢成長。第一波的衝擊來得讓我措手不及,那就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帶給我的震撼。下了飛機後必須搭乘接駁車到機場,然後再轉乘顧定班次的列車去提領行李,由此可知北京機場之大。為了迎接北京奧運,建立起好的門面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政府不惜砸重資修建,讓機場動向更流暢更清楚。除此之外,他們也將地鐵網絡增建地更加完善,也整頓了市容。外在的因素,也就是奧運讓全中國的人都精神抖擻了起來,並向前跨進一大步。但是,相對於機場的華美,更大的衝擊來自於這完美外飾身後的那股,平凡的醜陋……。
學校的後街實在讓我不敢恭維。走沒兩三步就可以看見臭氣薰天的垃圾堆以及被擱置在路邊三輪車上的被單家當、擦肩而過的伯伯咳了口痰,隨意吐在地上,加上無時無刻刺激著鼻腔的煙味使我不得不隨時戴著口罩。文明進步的背後,必定有著這麼原始的一個角落,這也就像是中國那些落後地區的縮影。人們的生活習慣一旦養成,長久下來若要改變就會變得極度困難,尤其像是中國有著龐大的人口,要改變根深柢固的觀念談何容易。幾個朋友曾提到:「現在北京的落後就像是十年前的台灣。」曾經我們的街道也有著這幅情景,我們進步著,他們也是,但是由於人口數的不同,他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差距。而我們也不該為此感到開心,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的往前邁進。
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其實不長,但卻能深刻體會到他們的認真和努力。雖說他們大多是以小班教學,但是上課起來是特別的認真,別說看見一個學生在打瞌睡,連手撐著下巴上課的同學更是少之又少。相較於台灣的學生,大陸的學生們在課堂上比較踴躍地舉手發言,講出自己的想法與別人分享,上進心和求知慾也是相當旺盛。對他們來說,中國龐大的人口無非是一種壓力,他們必須在十三億人口中脫穎而出,在那裡多的是遠從黑龍江、寧夏來此求學的學生,他們背負的不單單是他們自己的未來,還有家族的未來。所以他們憑藉著這份力量,不斷往上爬。但我認為,台灣學生擁有較彈性的思維以及創意,學習他們扎實求學的精神但同時也更感覺到台灣賦予我們很大的揮灑空間,其實,兩岸交流良性競爭,讓我更確立自己的腳步!
對中國來說,北京算是現代化的城市,但是,若就北京這個城市而言,它包含了舊有輝煌的過去,以及嶄新的未來。而對我們而言,北京的進步值得我們學習,而同時他的缺點也可以讓我們反思。衝擊過後的成長具有一定的爆發力,希望我們都在這個旅途中有所衝擊進而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